义”的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提出“赶英超美”等不切实际的发展理念。在生产关系上,搞穷过渡,初级社、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级社短时间内过渡到人民公社,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在生产发展上一味追求高速度,在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上要求用十年时间超过英国,十五年时间超过美国,随后又提出“三年赶英、五年超美”等不切实际的理念和口号。由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其结果是经济增长急剧下滑,国民经济大幅波动,1958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213,1961年下降为273,波幅高达近50个百分点,人民生活水平急剧降低。随后几年党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1963年至1966年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呈现恢复性增长,国民经济结构有所改善,积累与消费比例趋向合理,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从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阶级斗争至上论
1966年至1976年中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十年浩劫。十年“文革”期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党的九大提出,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还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虽然期间经历了短暂的整顿,但整个国家总体上处于停滞和混乱状态,甚至极度动荡之中。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谈不上发展的问题,更谈不上发展理念。其结果导致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边缘,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1977年党的十一大宣布十年“文革”结束,国民经济也有所恢复,但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没有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属于过渡阶段。
1978年至党的十八大,以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理念
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之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抉择,从此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随后以农村土地承包制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经济增长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