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幼儿教师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案例1张某,女,三十八岁,幼儿园大班教师,小的时候父母对其要求比较严格,从上学到工作一直规规矩矩,对工作一贯非常认真负责。最近听说有个幼儿园发生幼儿在回家途中走失,该班老师受到严厉批评与惩罚的事情后,总是担心、害怕自己班的幼儿被其他家长接错了,甚至丢了,或被坏人劫持。张某在班上的时候总是考虑这件事,以致上课时不能专心,讲课时常常走神,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讲到哪里了,然后就开始点名,反复点名。下午放学时,她总是要反复核查家长的姓名与幼儿的姓名,有时还追到幼儿园门口外面核查,有时要检查几次,仍不放心。下班到家了还在想着每一个幼儿的事,进门后,张某马上逐个给幼儿家长打电话,再给幼儿园的传达室打电话问“有没有家长来找孩子的?”每天如此。她自己也感到疲惫不堪,教学水平下降,幼儿活动不理想,还经常向幼儿发火,情绪很暴躁有时还表现出对幼儿的推搡行为。她自己感到很痛苦,有时虽然也明白自己的核查没有必要,可就是控制不住。思考:张老师属于什么问题?导致张老师心理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问题?强迫倾向原因分析A.张老师个人的成长经历?B.张老师好强、谨小慎微、墨守陈规、刻板的性格特点?C.幼儿园以及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过高的要求,导致压力过大?D.不安全感,对某些突发意外事件或隐性事故的发生缺乏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调适方法1听其自然法森田疗法对于轻度表现可以采取听其自然法。由于强迫的主要特征是把冲突理智化,过分压抑和控制自己,因此强迫障碍的纠正主要是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最有效的方式是任何事听其自然,该怎么办就是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再去想它,也不要对做过的事进行评价。实际上,“强迫”的许多观念和行为都是没有根据的,但是当事人抑制不住要按照某种“指令”行动,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在出现“强迫”观念时当事人不妨“放纵”一次,听其自然,按照这些想法行事。多次听其自然后,当事如会发现并没有出现所担心的后果,强迫表现便会减轻直至消失。2当头棒喝法强迫之所以挥之不去,很大程度上是当事人已经过分依赖这些并无必要的观念,把行动的自主权交给了“规矩与习惯”,把自己活泼的心智锁进了牢笼。因此,要砸开锁链,打开牢笼,让曾被囚禁的自由思想主宰自己的行为。强迫倾向的人已经习惯于按教条办事,总是按“应该如何,必须如何”的准则去做,在某种程度上像个机器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