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教学设计的标准格式
当个电脑小画家画图初识
备课时间
课型
授课时间
教学方式
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解演示法
课时计划
1课时
课标要求与分析要求:具体是什么,针对所教内容课标提出了什么要求分析:是对具体内容的分析(用什么方法、达到的程度、完成的内容)
教材分析
《当个电脑小画家画图初识》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与网络》三年级上册的第九课。
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
的基础。本课主要介绍了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和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及初步尝试使用绘图工具绘
制图画。它处于本册“画图”模块五个阶段的第一阶段。虽然这里已经涉及“画图”,但是其主要目的还不
是要系统开展“画图”的教学,而是希望通过“画图”环境,给鼠标训练提供一个更有意义的环境。这课之
前涉及鼠标训练,但主要是鼠标点击选择菜单项目、点击游戏目标、移动目标等操作。这些操作对鼠标操作
的稳定性、准确性要求不是很高,而“画图”环境中,则需要鼠标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更加准确的拖动等
操作。基于这个立足点,本节中“画图”只是一个训练环境或载体,因此并不对“画图”本身提出硬性要求,
只希望学生知道Wi
dows有这样一个可以用鼠标画图的环境,能够对电脑画图留下一些初步的感性印象即
可;初步认识软件的自述功能,能够感觉到软件是会“说话”的,是有“生命”的。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很浓,是对其自主探索能力、动手实践
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训练的最佳时期,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通过前八节课的学习,学生
已对Wi
dows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开关电脑的方法;从“开始”菜单中打开软件并关闭;鼠标的移动、
单击等操作也比较熟练。本课的学习,单从电脑操作技能上说,只是对鼠标操作的进一步训练和强化,但新
的软件环境,对电脑绘画强烈的好奇心,却是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探索能力、动手能力的最好锻炼。
重、难点:
对画图工具的使用,使用工具绘制简单图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启动“画图”软件,认识“画图”窗口各部分作用,初步了解工具箱内绘图工具的名称,尝试使用工具绘制简单图画。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画图工具箱的作用,通过尝试使用工具绘制简单图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