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场、养猪场等以畜牧经营为主的观赏牧场⑷渔例如养虾场、贝类养殖场、鳄鱼养殖场、渔港、名贵鱼类养殖场等
f五生态农业园的景观规划⒈建筑设施景观规划⒉道路水系景观规划⒊农业工程设施景观规划⒋作物生产景观规划⒌绿化环境景观规划(六)道路交通规划
⒈规划原则⒉规划功能⒊规划内容(七)农业水利规划⒈规划原理⒉规划内容
案例分析:武汉生态农业园一、建立武汉生态农业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
断提高,农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武汉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都市农业的特色还很不鲜明,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生态农业、工程设施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在我市还未形成。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投资热点向第一产业转移,随着农产品供给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随着农民对增收以及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需求的增强,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在新的形势下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武汉市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建立一个具有较高水平和一定规模的生态农业园,对于扩大武汉市农业的对外开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促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和考察论证,在武湖地区建立武汉生态农业园最为适宜。(一)便捷的交通条件武汉生态农业园位于武湖和长江之间,跨黄陂和新洲两区的南部地区,范围包括黄陂区武湖农场、大潭原种场、三里镇、六指镇和新洲区的阳逻镇,周铺镇的部分村组,园区面积1524平方公里。武湖地区北有318国道,南有汉(口)施(岗)一级公路,东有仓(埠)阳(逻)公路,西有武(湖)黄(陂)公路,构成了便捷的公路网络。水运通过临近阳逻深水港可以到达长江沿岸的各大中城市及海外。天河机场和汉口火车站距离该区均为30公里左右。滠(口)阳(逻)铁路贯穿其中,西接京广线,东连京九线。公路、铁路、水运、航空构成了该地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二)丰富的自然资源武湖地区系长江冲积性平原,1969年以来,经过大规模的整治和建设,修建了武湖地区系长江冲积性平原,1969年以来,经过大规模的整治和建设,修建了武湖大堤,加固了沿江堤防,开辟了排水沟港,疏通了河道,修建了武湖闸和电泵站,使该地区成为我市的“鱼米之乡”。武湖地区地广人稀,现有耕地1105万亩,可养殖水面644万亩,林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