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电子病历在医院临床管理中的运用
电子病历(Electro
icMedicalRecord,缩写为EMR)是整个临床化体系的核心,依靠先进的电子病历软件,分步骤、有重点地针对临床医疗业务的各个不同环节进行系统建设,使得临床化在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整合原有系统、促进科研统计、优化服务流程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同时,加强在电子病历系统基础上开发临床路径管理的流程设计,强化电子病历系统的智能病历质量控制是实现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
一、应用的现状随着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子病历系统已成为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电子病历不仅能实现可控制的丰富格式病历文档编辑,及在提供丰富格式病历的基础上,实现病历定义过程内容规范和格式上的灵活性以及在编辑过程中的可控制性,为医生的书写提供下拉菜单选择、多选、单选的方式,既可规范医疗用语,又可方便快速输入,同样可以带来提高录入效率,减少差错,便于检索、对比等好处,电子病历内容是以数据库的方式进行保存,可为后续临床医疗研究提供检索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便利。高易操作性和符合病历书写规范的电子病历可实现如下功
f能:(一)可提供自动生成首程功能,能直接从入院记录中提取相应的病人基本信息、体检情况、主诉、现病史、入院诊断等内容,医生可快速在此基础上编辑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书写,规范病历首页书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二)可提供病历示范功能,也是提高电子病历书写速度的基本措施,是目前医护人员对电子病历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引人病历示范,电子病历书写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三)可提供导入历史病历的功能,支持查阅和导入已有病历内容,也可以选择导入其他病人的同类型病历到当前病历中,直接编辑后生成新病历;方便医生利用同类型的历史病历资料快速编辑完成病历输入;(四)同时可自动引用病人病历文件中已有的内容,除首次病程记录外,还可自动引用病人已有基本信息、医嘱、检验、检查结果等多项内容;(五)特别是针对多次住院的病人,提供病人的历史病历检索,同时可对历史的病历进行对比,如检验检查结果的对比等功能。
卫生部2010年出台的《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规范了电子病历书写的内容及基本格式,各地方也都出台了配套的规范措施,要求医生在书写时遵照这些要求,电子病历根据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病历书写规范,来确定各科室或全院门诊的病历书写格式要求,同时也根据分科要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