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方法进行消毒操作,并在有效期内使用。523浸泡消毒时要保证被消毒物品全部浸泡没在消毒剂中;擦拭消毒时要保证所有需要消毒的表面都被均匀的擦拭,不留死角。52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或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物品进行消毒时,应适当增加消毒剂的使用浓度、适当延长消毒作用时间。525表面消毒时,应考虑表面性质。可用消毒剂擦拭、喷洒、喷雾消毒。光滑表面还可选择紫外线近距离照射消毒,照射距离≤1米。
f526消毒、灭菌设备应定期进行消毒或灭菌效果评价。大型消毒、灭菌设备在正式使用前和大修后经监测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使用。
527为确保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应遵照下列原则进行操作。5271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操作和日常维护应由获得相应资质的人员负责。5272压力蒸汽灭菌温度与时间134℃、灭菌时间≥4分钟;●121℃、灭菌时间≥20分钟;●115℃、灭菌时间≥45分钟;5273必须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5274每次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灭菌效果化学监测,每季度进行灭菌效果生物监测。528采用干热灭菌时,灭菌条件为160℃2小时,170℃1小时,180℃30分钟。53及时消毒531实验活动中发现病原微生物对实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时,应立即停止危险性操作,并采用适宜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532必要时实验中应立即将被污染的耗材完全浸没在消毒剂中浸泡消毒并达到规定时间。533操作结束后应立即对可能引起感染的仪器、设备、器具、器皿、包装物、运输工具等消毒。534操作结束后应立即对工作台面、地面等实验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开启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535操作结束后实验人员在去除个人防护用品后应立即按要求洗手,必要时应洗脸、洗澡、更衣。536所有废弃物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54合理消毒对操作环境进行消毒时,操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个体防护,尽量减少消毒操作对人体的伤害,物品
的破坏和环境的影响。
541耐高温的玻璃、金属器材等物品可选用干热灭菌;耐高温、耐湿度的实验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542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压力降到0pa、温度降到60℃以下方可取出物品。543禁止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处理油剂类和干粉类物品。544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浸泡灭菌处理金属器械。545不耐热、不耐湿材料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消毒、灭菌。546对人体皮肤或粘膜消毒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6消毒程序及方法61室内空气消毒611可开窗通风,自然换气,条件允许时采用排气扇机械通风。612用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