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450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37万人,卫生技术人员增加37万人其他技术人员增加数与管理和工勤人员减少数基本相等。2003年末全国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86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486万人,注册护士1266万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42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8人、注册护士100人。2003年全国医疗机构入院人数6092万人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921万人占972营利性医疗机构150万人,占25。非营利性医院、卫生院占总入院人数的923。医疗机构入院人数中:医院4159万人占68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万人,占02;卫生院1626万人,占267%;妇幼保健院所、站259万人占43%。与上年比较医院入院人数增加162万人卫生院入院人数减少28万人。医院、卫生院每百诊疗人次入院30人,每百门、急诊人次入院31人。2003年全国居民每万人口入院483人。(三)医疗支付能力将进一步增强1、我国卫生服务弹性系数趋于合理,医疗费用支付能力进一步增强。卫生服务弹性系数是指卫生总费用增长率同GDP增长率之间的比值。据国际资料,加拿大为136,日本为145,法国为168,英国为180,意大利为185,德国为191,美国为195,荷兰为199,瑞典为207,西班牙为232。这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都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我国19782000年间,卫生服务弹性系数平均为1.2,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卫生总费用相应增长1.2%。卫生服务弹性系数由1995年的25降到2001年的111(见表2)。这说明,近20年来我国卫生总投入的增长速度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是比较合理的。1995年以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10左右,但卫生总费用的占GDP的比例在3左右。2000年后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以达到5左右。未来10到20年我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7增长速度,国家共公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保持在5左右的增长速度,我国的医疗支付能力将能保
f持持续的增长。表2国民生产总值与卫生总支出1991年1995年2000年2001年GDP总值(亿元)216178584781894422959333GDP增长速度921058073卫生总费用8886225784764051503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26251611811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411386533537弹性系数25201111卫生总费用构成100100100100政府卫生支出228170149155社会卫生支出384327245240个人卫生支出3885036066052、个人医疗支付能力进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