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教案(全册)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利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难点】利用相关的地理自然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由“中秋赏月”,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形状引发学生对地球形状的思考。
地球和地图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的形状【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P2P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任务:1.说一说: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1:蓝色的。学生2:美丽的。学生3:圆形的。学生4:球形的。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小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历程:①天圆地方直觉②太阳和月亮推测③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证④地球卫星照片直观2.议一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讨论结果略3.思考:读课本P3页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能用身边的事例来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吗?学生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学生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学生3: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教师小结:同学们列举的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但能够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还应该是地球卫星照片。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教师小结: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
137
f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
【拓展探究】1.太阳的东升西落能否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2.日食现象能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
学习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大小【自主探究】读课本图12,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你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