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管理程度都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3、保牌动因。陈晓和戴翠玉(2004)发现关联交易活动和企业重组活动是亏损上市公司用来扭亏的重要手段,而操控性应计利润对我国亏损公司的扭亏作用却十分有限,主要被未能实现扭亏的公司用来放大亏损。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对盈余管理动因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者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研究十分广泛,认为影响动因主要有政治成本动因、监管动因、契约动因和资本市场动因;国内的学者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出发,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大多是为了争取上市、配股再融资和保牌。从中还发现一些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方面:企业的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操控应计利润的项目完成的,这主要与会计政策的选择弹性有关,因此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增加对会计政策选择自由度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我国应根据现阶段国情尽可能地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量依靠市场自身的机制来发挥作用,减少有些不必要的或是过度的权利监管;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契约动因盈余管理的研究还是显得很匮乏,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面。主要参考文献:1王志强,刘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其后期市场表现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3182王跃堂,罗慧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观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23ChambersRJThePovertyofAccou
ti
gDiscourseJAbacus,199910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