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特岗教师考试数学专业知识总复习题纲
集合一、复习要求
1、理解集合及表示法,掌握子集,全集与补集,子集与并集的定义;2、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3、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会熟练地转化四种命题,掌握反证法;4、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两个命题的充要关系;5、学会用定义解题,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等价变换等思想方法。
二、学习指导
1、集合的概念:(1)集合中元素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集合的分类:①按元素个数分:有限集,无限集;22②按元素特征分;数集,点集。如数集yyx,表示非负实数集,点集x,yyx表示开口向上,以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3)集合的表示法:①列举法:用来表示有限集或具有显著规律的无限集,如N0,1,2,3,;②描述法。2、两类关系:(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表示,当AB时,称A是B的子集;当AB时,称A是B的真子集。3、集合运算(1)交,并,补,定义:A∩Bxx∈A且x∈B,A∪Bxx∈A,或x∈B,CUA{xx∈U,且xA},集合U表示全集;(2)运算律,如A∩(B∪C)(A∩B)∪(A∩C),CU(A∩B)(CUA)∪(CUB),CU(A∪B)(CUA)∩(CUB)等。4、命题:(1)命题分类:真命题与假命题,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2)复合命题的形式:p且q,p或q,非p;(3)复合命题的真假:对p且q而言,当q、p为真时,其为真;当p、q中有一个为假时,其为假。对p或q而言,当p、q均为假时,其为假;当p、q中有一个为真时,其为真;当p为真时,非p为假;当p为假时,非p为真。(3)四种命题:记“若q则p”为原命题,则否命题为“若非p则非q”,逆命题为“若q则p“,逆否命题为”若非q则非p“。其中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假,即等价。因此,四种命题为真的个数只能是偶数个。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定义:对命题“若p则q”而言,当它是真命题时,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当它的逆命题为真时,q是p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两种命题均为真时,称p是q的充要条件;(2)在判断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时,首先要分清哪个命题是条件,哪个命题是结论,其次,结论要分四种情况说明: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分且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从集合角度看,若记满足条件p的所有对象组成集合A,满足条件q的所有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