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加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尤其是在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更具紧迫性和挑战性。咸丰县大路坝民族小学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精神编写了一本较为系统的介绍土家族历史发展、风俗文化常识性的校本教材《土家吊脚楼》,自学校试用以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用社会的评价说,学校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人才,振兴民族经济,做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敢为人先,摸着石头过河深入进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校面临着校本课程开发资源太少和经验不足的困难,选取哪种最能贴进学生生活,而且最结合学校教育实际都是一个未知数。即使是选中开发内容后,校本教材如何编排成册,使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与适用性都是必须认真思考的。每篇课文学习后如何去安排卓有成效的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编写教材的难点。校本教材的教学质量如何评价,上级的认可态度等等方面的问题,曾使学校为此犹豫不决,迟迟不敢有大的动作,只是零碎搜集了一些民族文化与民族体育方面的内容,悄悄地进行探索与尝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民族政策进一步的落实,恩施州委、州政府提出“民族文化兴州”战略构想,因而形成了民族文化大繁荣的大环境。学校客观冷静分析恩施州内土家族发展现状与学校教育工作实际,认为选取
f土家族民族历史渊源与民俗风情为内容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极具“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在目前,尚未有比较成熟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经验可借鉴,但学校还是下定决心,摸着石头也要过河。如果开发成功了,经验可以让同行们借民族大家庭鉴,如果失败了,有教训可以让同行们避免,所以无论校本课程开发成功与否,对其他学校进行这方面的工作都有着实践的意义。好在大路坝民族小学有近20年突出民族教育特色的经验,其成果受到过国家、省、州、县各级褒奖。于是,学校经过深思熟虑编制39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确定了开发的目标、内容与具体措施,聘请对土家民族文化有一定研究的原学校老校长李方庆为顾问。在他的指导下,全校教师历时两年走村串寨,搜集土家族的相关资料,最后请李老师主笔编写。对以往校本活页教材进一步整理归类,充实到编写的校本教材《土家吊脚楼》中,做成校本教材样书,上送相关部门与领导审阅,征求意见加以修改,不断完善。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本有二十课,立足咸丰,辐射全州,涉及整个武陵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