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云南省是我国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中药材的道地产区和主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是我省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特色生物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科技部等十六个部门《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云药产业发展的决定》、《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第二期建设方案(2008-2012年)》,为加快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产业发展,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状况(一)现状在云南省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云药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不断推进,云南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初步建立了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楚雄民族药道地药材、滇西北高山药材、西双版纳南药为主的五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构建了云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等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支撑平台,培育和引进了中药材种植加工龙头企业200多户,对我省重要、濒危、道地中药材品种进行了引种驯化和规范化种植,三七、灯盏花等中药材建立了GAP基地,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红河灯盏花等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形成了三七、灯盏花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势药材品种。2007年全省种植中药材174万亩,生产药材及提取物原料7335万千克,实现农业产值273亿元;生产中药材提取物的企业73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15户,加工药材5000多万千克,附加值63亿元;有昆明菊花园国家级中药材市场和文山三七交易市场两个药材市场,全省常年贸易的药材1000多种,贸易额30多亿元,中药材产业产值达336亿元,与2002年173亿元相比,年均增长142。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省医药产业的重要支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二)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随着世界回归自然呼声的不断升高,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天然药物、保健品、食品、日化用品、生物农药、饲料添加剂等愈加受到欢迎。2007年植物药国际市场贸易额达400多亿美元,中国中药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54亿美元,出口额为118亿美元。尤其是毗邻云南的东南亚华人聚居区,对中药材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是国家医保的重要组成,中成药品种占国家基本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