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其行业特点是航空业盈利波动性较大。这种波动性不仅在航空业,其他周期性行业也是如此,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另外还体现在航空市场需求和运力供给的周期性失衡上。此外,航空业也有着极为脆弱的行业特性,容易遭受战争、恐怖活动、传染性疾病、油价波动、政策变更等多种因素的干扰。研究发现,一国航空业的高成长期约为40年。中国航空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高成长期,至今已经快速增长了20多年。根据此条“国际惯例”,应还有近20年的高成长期。在我国GDP长期稳定增长的背景下,民航运输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从19902003年,GDP年复合增长率为9.67%,而同期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65%和14.66%,均高于GDP的复合增长率。另外,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民航业也显示了较高的增长率。从19912002年,民航旅客运输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3.29%,铁路为0.96%,公路为7.26%,水运为一2.99%;民航货邮运输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4.58%,铁路为2,67%,公路为3.89%,水运为4.95%。研究表明,我国航空业强劲的增长动力可以从航空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看。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内对外商务贸易越来越活跃,保证了航空业最宝贵的客户资源商务旅客客源的快速增加。据统计,我国旅游
2
f收入占GDP比重为4%,而世界平均比重为10%,显示我国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据国家旅游局预测,2004-2010年,我国游客人数将年均增长10%;20112020年将年均增长8%。预计到2006年,航空业旅游乘客占比将从2000年的19%增长到2006年的43%以上。从航空业需求规模的前景判断,未来10年,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加入WTO、2008年奥运会等多种因素将继续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据推测,未来10年GDP的增长速度平均将达到8%,我国国内航空市场未来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应在15%左右,未来5~10年的增长速度应在10%左右。从供给来看,根据航空业运力增长的前景判断。民航总局预测,2005年民航机队规模将由2000年的510架增至800架,2010年将达到1200架。20032010年,飞机架数年复合增长率为8.9%,低于预期的国内航空市场未来10年10%~15%的平均增长速度,因此我国民航业的客座率水平应该是不断上升的。据估计,客运周转量20042006年将保持15%的复合增长率,而根据对上市公司的调研以及对国内飞机新旧更换数量的推测,预计20042006年可用客运周转量复合增长率为10%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