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班教导会制度”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全面实施“班教导会制度”。具体方案如下:
一、概念涵义
班教导会是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主体,其他成员共同参与,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班教导会要求全体任课教师及其他班教导会成员针对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热点、重点和难点等问题共同研究现状、探讨策略、制订措施,做到整合资源、互通信息、班会共备,充分发挥教育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保证班级管理统筹协调、持续科学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致性原则:班教导会所有成员要以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统一目标,将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分工协作、目标一致的做好教育管理工作。
灵活性原则: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围绕教育目标,拓宽思路,结合实际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班教导会活会活动。
针对性原则:会议围绕班级现状、学生思想状况、学生特长、学业辅导、学科教学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研讨,提出科学对策,整体优化班级教育管理。
三、形式流程
班教导会可分为班级教师碰头会、班级教导例会、师生集体班会等主要形式。班级教师碰头会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进行,根据班级学生实
f际情况,随时、随地、随机进行交流沟通,做到即时育人。班级教导例会一般分阶段召开,与会人员除了班主任、任课教师,根据需要可以吸收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参加,通过交流情况、分析原因、研究对策、跟踪变化,切实提高育人实效。师生集体班会以班级为单位,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在平等参与的氛围下,共同确定阶段目标、探讨班级建设任务,切实凝聚师生在班级建设中的正能量。
班教导会流程一般包括“提出主题描述现象(或交流信息)分析原因寻找策略贯彻实话施跟踪反馈”等环节。
1、提出主题。班主任在观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本班学生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学生个体表现出的突出问题、促进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的一致性的问题定主题。
2、描述现象。由任课教师根据班主任提出的主题,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观察,描述班级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使问题呈现更加全面客观,便于进一步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同时这也是班主任课教师之间进行学生管理信息交流的过程。
3、分析原因。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关知识来分析学生行为的动机和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
4、寻找策略。在寻得动机和根源的基础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