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花衣裳》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分析:《动物的花衣裳》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课程设计为“造型与表现”和“设计与应用”的学习领域。本单元的教学理念是“形状、色彩的简单组合与造型游戏”,该教材注重学习感受和审美体验,要求学生看、剪、画、玩融为一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形状与色彩的认知、表达与创造组合作为本节学习的重点。“动物的花衣裳”课题的导语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为动物寻找属于它们的“花衣裳”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动手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动物外表皮毛的观察、了解,使学生视野开阔,思维受到启发,并且为动物设计漂亮的外衣。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营造出有趣的学习气氛,使师生在环境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共同学习。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观察、感受动物斑纹的自然之美,了解并分析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形状、色彩、肌理等。学习运用点、线、面画出精致的花纹图案和丰富的色彩。2、利用卡纸、剪刀、画笔等工具,通过剪贴、绘画、刻、刮等手法改变动物的斑纹的形状或色彩。运用绘画或剪刻的形式表现动物身上的花纹。3、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树立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关注动物世界的花纹美和色彩美,感受生命美,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f教学重点:能运用点、线、面大胆画出动物的花纹。发挥创意想象,让学生尝试改变动物斑纹的形状及动物斑纹的色彩,用剪贴、绘画、刻、刮等方法表现动物的新斑纹。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独特的花纹图案,巧妙地给动物穿上“花衣裳”,能够自己的设计中发现动物的花衣裳的美感。
教具学具:教师:课件、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卡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固体胶、小刀等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等。学生:各类纸张、画笔及其他美术工具和材料。
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为什么喜欢它们呢?(设置问题)谁能说说它们的优点呢?(学生回答出一些优点,预设情景:可能有的学生回答动物可爱、听话、漂亮)教师利用预设的答案巧妙地对动物的图片进行展示,动物美丽的外表,我们可以称之为“花衣裳”。引出本节课课题。2、同学们小动物们身上的“衣裳”漂亮吗?自然界中许多动物的“衣裳”都非常漂亮,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出示动物图片)3、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衣裳”有什么作用吗?(教师和学生一边看一起分析、并加以提示)分析可得出:动物的斑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