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教育学会“十一五”“名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第一号子课题研究报告(兵房小学课题组)
南通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立项课题“小学名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第一号子课题“名师沟通学生心理艺术的研究”研究报告
如东县兵房小学课题组
一、概况围绕“小学名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这个总课题,我们兵房小学课题组对1号子课题“名师沟通学生心理艺术的研究”作了研究。研究时间为半年(2007年3月至2007年10月)。课题组成员顾苏兵、黄远平、刘艳美、汤晓梅、叶海英、潘英、陆红卫、严春红、吴娟、李玮、杨霞参与了全程研究。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阅读了《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教学实录》、《小学语文教师》、《情境教育的诗篇》、《名师课堂经典细节》等十余种书。二、成果:通过研究文献、座谈讨论、摘记交流、阅读书刊,我们总结出了名师11种沟通学生心理的艺术技巧。一创设情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我校刘艳美老师认为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知识和技能的愿望。比如,李吉林老师在执教《小小的船》一课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美的情趣,此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展开想象,想象自己也坐在月亮船上,遨游于闪烁的星空。学生在这种和谐、自由的课堂环境中敞开了心扉,诉说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样学生的个性就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和释放。二善于倾听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校陆红卫老师认为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就得一起认真地倾听,积极地思考,倾听学生的争论和评价意见,并善于捕捉学生所发出的反馈信息。积极地倾听学生的说话,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这样才能听到学生真情的呼唤,心灵的呐喊,才能增加师生双方的信心和理解,真正地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三眼神交流传神送情。眼神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情感的自然流露。特别是老师的目光,被一群天真的孩子所关注,成了一座沟通感情的桥梁。慈爱的目光能抚慰落魄孤寂的心灵。因此,在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