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五、课题研究过程和步骤本课题为学校总课题研究时间为2年半2007年4到2009年12月第一阶段2007年4月2007年7月资料收集、开题报告阶段预期成果有由课题负责人邢祖锐撰写《课题开题报告》。1收集材料发动阶段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发动让广大师生明确加强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提高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运用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整理一手材料。2成立课题组制定方案与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实践目标开展教育活动第二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初步实施阶段预期成果有由课题主要成员胡春艳撰写的论文1开展学习讨论主要解决要不要在学生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弄清传承与发展传统美德的重要意义创造条件形成传统教育实践的氛围2收集准备各种资料书报分专题有计划进行实践教育活动。第三阶段2008年1月2008年7月阶段总结、研究实施阶段预期成果有由课题主要成员杨艳撰写的论文1由学校政教处牵头团委为核心开展实践与研究活动活动期间采取多种形式板报公开教学班会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进行交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奖励表彰等形式2抓住传统节日时机进行传美教育结合节日特点选准项目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如元旦春节三八节清明节重阳节十一等3开展各种形式教育活动每次活动围绕学校确定的工作内容
f先以班级进行实践活动第四阶段2008年8月2008年12月研究实施阶段预期成果有由课题主要成员潘献军撰写的论文1利用板报、主题班会、团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感想歌以言志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创办德育板报举办关于道德建设的主题班会各班团支部开展有关团课和团日活动开展65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66系列活动。第五阶段2009年1月2009年7月研究实施阶段预期成果有由课题主要成员邢祖锐、胡春艳、杨艳撰写的论文1开展学科渗透交流研讨活动开设公开课示范课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先后进行了多次《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专题有《中西文化之比较》、《21世纪中国国民素质、民族精神的再造》等。第六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2月课题总结阶段预期成果有由课题负责人赵中美撰写的论文1整理资料、汇集数据参与研究实验的教师写出实验总结2对实验板块进行评估验收3课题组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请上级专家对课题进行评估鉴定。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