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刘再复、甘阳对我们时代的影响李泽厚、刘再复、甘阳对我们时代的影响80年代的反思与继承韩毓海摘要:比起今日的“务实”年代是“务虚”摘要:比起今日的“务实”,20世纪80年代是“务虚”的。文学热,文化热,年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虚热”学热,文化热,80年代中国社会思潮的“虚热”,其实是90年代起中国社会物质化的思想摇篮。从李泽厚到刘再复再到甘阳,中国社会物质化的思想摇篮。从李泽厚到刘再复再到甘阳,从“实践着的自我”到“像文学一样生活”再到“符号实践”,从“主体实践着的自我”像文学一样生活”再到“符号实践”性哲学”性哲学”到“文学主体性理论”再到“意义的生产和交换”,80年文学主体性理论”再到“意义的生产和交换”代文化思潮的亢奋演进,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代文化思潮的亢奋演进,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发展。的发展。
一、李泽厚与“主体实践性哲学”李泽厚与“主体实践性哲学”年代初,有两个重要的理论文献:20世纪80年代初,有两个重要的理论文献:一个是周扬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以此为发端有了“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以此为发端有了“马克思主》,以此为发端有了义及异化问题”的讨论;一个是李泽厚的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义及异化问题”的讨论;以此为发端有了关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历程和20世纪中国思想史问题的讨论。史问题的讨论。李泽厚和周扬一样,事实上也是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对马克思李泽厚和周扬一样,事实上也是马克思主义者,主义的理解是特殊的,年代很有代表性,主义的理解是特殊的,这种特殊性在上世纪80年代很有代表性,主要表现为李泽厚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看作阶级话语。什么叫“要表现为李泽厚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看作阶级话语。什么叫“阶级话
f语”?在马克思那里,阶级既不是抽象的政治身份符号,也不单单是在马克思那里,阶级既不是抽象的政治身份符号,个经济范畴,个经济范畴,它一方面是指社会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它一方面是指社会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竞争着的社会结构诸形态、各结构层次;另一方面,结构诸形态、各结构层次;另一方面,也指从社会运动和社会结构内在矛盾的方向去分析人类社会的方法。正是在社会构成和社会分析的在矛盾的方向去分析人类社会的方法。意义上,马克思主义才能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