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热量概念,知道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热量的单位。(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知道比热容的单位,会查比热容表,会用公式进行计算热量。2过程与方法:(1)通过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2)通过运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理解一些简单现象,认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猜想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经历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激发探究热情。(2)通过比热容的运用,感受物理学与生活的联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探究计划的制定与实验的实施,对实验结果的交流讨论。教学难点热源及加热时间的控制,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一、复习提问: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什么叫做热量
f二、引入提出问题:水吸热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1)水的质量。猜想的理由: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加热时间长,吸热多(2)加热后的温度(3)升高的温度组织讨论(2)、(3)猜想哪个更合理。播放海边照片和游泳池图片引导学生猜想物体吸热还跟物质的种类有关新课教学:1.探究。与学生共同设计实验方案:(1)、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讨论:1选择哪两种物质加热进行对比,加热液体好还是固体好;2实验中对煤油和水的质量有什么要求?3如何使物体吸热相同?4如何比较物体吸热多少5如何比较水和煤油哪个升温更快6搅拌器的作用是什么?温度计可不可以充当搅拌器?(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学生进行试验记录实验数据(3)分析与论证: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得出结论。(4)实验后思考a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强?b如何科学地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2.比热容。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相同的度数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怎
f样来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特性上的不同呢?在物理学中就用比热容来表示。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理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