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既是一种新教学组织形式,又是一种新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过于强调教师主体地位,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接受的状况。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并在与同学的交流合作中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在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小组内两极分化严重,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不平衡。如何关注小组合作中学困生的活动问题,是语文教师应探讨的话题。从学困生的参与状态来看,他们要么是在应付任务,要么浅尝辄止,要么袖手旁观,在合作中表现消极、被动,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合作学习的前提。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往往不稳定,自我控制力不强,学习注意力较差,学习兴趣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呢?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创造取得成绩的情境,是刺激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对学习信心不足的,要给予鼓励。一个微笑,一次抚摸,一句勉励的话,对学困生都可
f能是信心的源泉,他们就可能产生无限的动力。因此,对学困生绝不能歧视,要耐心给予辅导补课,善于发现、捕捉“闪光点”,鼓励他们微小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由无趣、有趣发展到乐趣,才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再到“乐学”。有了强烈的兴趣,学生便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当一个人的力量不能完成时,他自然而然地就要求助于周围的人。
二、合理构建学习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学困生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消极行为,我们认为并不仅仅是因为学习兴趣的问题,还有更主要的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分散造成的。课堂上,教师虽然是面对全班或小组学生提出学习任务,可提问与检查时通常是面对优秀生,学困生少有机会,这让学困生误以为学习任务与己无关,长此以往,学困生的责任意识渐趋淡薄。要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就应让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责任意识。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参与每一次学习活动都是每一个学生的责任。具体地说,每个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