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分解菌筛选及保存
一、采样
到放牧或放养牲畜的草地上或者树林里,采集牲畜粪便周围的表皮土壤腐殖质多份,以不超过15cm深为宜。
二、样品预处理
用无菌水将样品充分溶解,静置沉淀,取上清,再稀释到合适倍数。
三、初筛
1、初筛培养基配备(gL)、Na2HPO440,KH2PO420,NaCl05,NH4NO305,MgSO47H2O,酵母膏,FeS04,CaCl2,CuSO4少许。2、在16mm×160mm试管中装初筛培养基5mL,再放入60mm×10mm的滤、纸条一张,使其紧靠于试管内壁并靠近试管底部,上端露出10mm左右,将初筛培养基高压蒸气灭菌115大气压20分钟后取出,待降温至35℃左右无菌操作下接入lmL样品,置于30℃摇床里振荡培养,每个样品做3组。观察滤纸崩溃情况,滤纸崩溃速度快、崩溃程度高的试管内含有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多。3、取含有纤维素分解菌多的样品继续做传代培养,即将上步中滤纸崩溃程、度高的样品菌株作为样品,再重复2的实验步骤,观察是否传代稳定,选取其中传代稳定的菌株作为分离对象。
四、分离
1、分离培养基配备gL、KH2PO420,NH42SO414,MgSO7H2O03,CaC1203,FeSO47H2O0005,M
SO400016,Z
SO400017,CoC120002,琼脂20,纤维素粉10,蒸馏水1000ml,自然pH,压力105Kgcm2,灭菌20mi
。2、平板分离、无菌条件下,使用上述培养基于培养皿中进行平板划线分离操作,来接种初筛中获得的传代稳定的纤维素分解菌株,获得一系列单个菌落,再挑取单菌落重复平板划线操作,直至获得纯培养。纯培养的证实是将获得菌株作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若菌株形态相同,则表明己分纯,否则仍为混菌,则需进一步分纯。
五、复筛
1、复筛培养基配备(gL)、纤维素粉75,KH2PO420,NH22S0414,MgSO7H2O03,CaC1203,尿素03,蛋白胨05,FeSO47H2O0005,M
SO400016,Z
SO400017,CoC120002,蒸馏水1000ml,自然pH,压力105Kgcm2,灭菌20mi
。2、将分离所得的菌株接种于复筛培养基中,30℃摇床培养150rmi
,以生、物量OD520值和还原糖产量为指标进行复筛,每隔24小时测生物量及还原糖
f含量,生物量大且还原糖产量高的菌株为所选菌株。
六、菌株鉴定
细菌依据《伯杰手册》(第八版)鉴定,真菌依据《真菌鉴定手册》鉴定。
七、实验条件优化
根据菌株种类查阅文献,确定正交实验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正交实验因素水平,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所得菌株的最优培养条件。
八、酶活测定
取在最优条件下培养16小时的菌液在4℃、5000rmi
的条件下离心30mi
,收集上清液20mL,加入10ml01M的醋酸钠缓冲溶液(pH46)取此粗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