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姓名:
张春红
工作单位:
迁安市第三中学
学科年级:
生物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本节教学可用1课时,教学重点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实质,即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经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作过详细的介绍,因此在本节教学中不再列为重点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教材不是从概念到概念,而是从实例分析入手,再归纳、总结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遵循这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呈现方式,从现象到概念,从宏观到微观来开展教学活动。
关于基因突变,教材选用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限于篇幅,教材没有过多地介绍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现过程(具体过程参见教学案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这一因果关系。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到基因突变的本质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并且能够进一步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这一基本的生物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B:理解)2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A:了解)
能力方面:1.通过观察正常红细胞与镰刀型红细胞的结构特点,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2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功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3.通过利用学生生活经验的创设,结合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4.通过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讨论分析,使学生通过“材料比较归纳”的方式来获得基因突变的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基因突变概念的形成过程。
通过对基因突变原因及特点的逻辑论证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懂得生物界丰富多彩的本质,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通过基因突变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形成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教学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2)基因突变的原因2、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和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第1页
f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础知识,还希望进一步在新情境中识别和使用这些知识,并形成理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