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具体描写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还有景的映衬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抒情的渲染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议论的点化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笔法多样灵活结合。
此诗虽多用偶对却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而是纵横顿宕以沉雄质气和浑厚骨力取胜。
此诗是七言歌行四句一转韵而且押韵大体平仄相同。诗的音韵节奏变化与感情的跌宕起伏相一致极具开合动荡的气势颇有艺术魅力。
三、课外拓展
施蛰存“从来评选唐诗的人似乎都把这首诗评价得过高了。其实主题思想的不一贯句法结构的支离散漫仍然都是缺点在高适的创作过程中这首诗还是他的早期作品不能作为他的代表作。高、岑虽然齐名论七言古体的边塞诗毕竟高不如岑。”
二者有何区别
篇三高适赏析
燕歌行
唐高适
序文
f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原文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第一部分写边烽突起奉命出师。“赐颜色”一句已为后文将帅轻敌伏笔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第二部分写力竭兵稀战斗失利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第三部分从战事转写征人和妻子的两地相思幽怨缠绵气氛悲凉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第四部分通过对汉代名将李广的怀念点出题旨注释
汉家代指唐朝。烟尘指战事发生。汉将代指唐将张守。残贼凶暴的敌人。
横行指纵横驰骋奋勇杀敌的行为。非常赐颜色给以非同寻常的恩赐。据载张守破契丹有功“赐金彩授二子官诏立碑记功。”
f金伐鼓撞击铃钲一类铜制响器敲打战鼓以壮行色。榆关即山海关通往东北边塞的险关要隘。旌旗一作“旌旆”原指以羽毛为饰的大旗这里泛指形形色色的旗帜。逶迤蜿蜒曲折连绵不断。
单于古代匈奴对其君主的称号这里借指契丹等族的首领。猎火狩猎时燃起的火把或火堆借指战火。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极边土穷临边塞的尽头。凭陵仗势侵凌。
军前指战场上。半死生指大半战死。帐下指主帅营帐中。
穷秋晚秋。腓一作“衰”病萎枯黄。斗兵稀战士大半伤亡所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