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可爱的熊猫一、说选材
首先,根据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的学习理念,我们应当让幼儿所学习的知识与幼儿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建立非任意和实质性的联系,这也就要求我们选择适合儿童当前经验的对象让儿童进行学习;同时,《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大熊猫”这一形象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熟悉的,各种熊猫的形象也经常出现在幼儿的视野,深受幼儿的喜爱。选择大熊猫这样一个幼儿比较熟悉的对象来组织活动有两点好处,首先,幼儿对大熊猫是非常喜爱的,对大熊猫的活动也十分有兴趣,这一点可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动机,使活动效果更加明显;其次,根据了解,大班幼儿对大熊猫的了解是比较笼统的,浅显的,幼儿天生是好奇的,有认识大熊猫的需要,而这一活动可以满足幼儿对大熊猫的需要。选择这样一个深受幼儿喜欢而幼儿又有一定了解的对象,从动机理论来说,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幼儿活动动机和认知内驱力,从而提高活动效率说活动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教育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幼儿的当前发展水平,同时,根据教育的全面发展原则和教育技术改革的新三维目标,我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大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过程与方法:能够自主观察出熊猫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投入探究活动,在观察,讨论中产生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根据皮亚杰提出的认知阶段理论,中班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中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中的形象性思考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已经能够用象征符号进行思维,但是符号还不能够离开具体的事物。在活动中,我们主要对大熊猫
f的直观形象进行观察,是具体形象的,幼儿是能够完成的;同时,中班幼儿与小班相比,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小班幼儿认识事物,通常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中班幼儿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好奇好问,也能理解事物的表面属性并简单区分和分类,观察更加仔细,正确引导下,具备自主观察大熊猫的主要特征的能力;再者,根据活动本身特点,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有非常多的表达自己和进行探索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信是能够达成情感目标的。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够自主观察出熊猫的主要特征。熊猫对于幼儿来说,虽然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幼儿来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