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张家港市港区初级中学朱建荣一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段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培养和训练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养成修改自已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而现实教学中,大都是老师“一批到底”,而结果往往是老师耗费了大量心血,收效却不大。作文批改也就成了贯彻教师写作意图的过程,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这样做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渐消失,直至泯灭。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养,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修改作文,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导地位了吗?”他还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基于此,我确立了《培养学生互批互评作文能力的研究》这个课题。二.研究目的1通过互批互评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2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评讲作文的能力,使批改成为习惯,以提高写作的能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三、研究内容:1在作文批改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使学生会批会赏文章,以使学生乐于读,乐于写。2在作文评讲中转换师生角色,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会评讲文章,知道一篇文章优劣所在;还会评评语,知道评语哪些地方准确,哪些地方不准确。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具体内容:1会用批改符号。初一教材上就有修改符号,这些要学生记住,2会眉批。能改正错别字,改正病句;能评析词语用得优劣3会旁批。能看出优美语句,并能赏析,能对文章开头结尾、段落层次、总体结构等进行点评。
f4能够根据不同文体来下总评语。能够评出作文的优缺点。5会评讲。能看出别个同学评语的准确与不准确,并能提出正确的建议。四、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学生作文自改能力培养方面的科研文献,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与本课题研究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