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乌镇散文】水乡乌镇散文
也许是因为我的祖先六百年前是江南水乡人的缘故,我们虽然已经在云南生活了数百年,骨子里依然流淌着江南水乡的水脉水韵,所以,我对江南水乡这般痴情。
终于到了江南温柔乡水乡乌镇,一头扎进河边古朴的石板小弄小巷里,干渴了六百年的心灵,一下子醉卧在水乡的瓦房、弄堂、小巷和一艘艘小巧别致的乌蓬船、蚕花船里。
乌镇,据说是泥土乌黑肥沃,因而得名。我却不信。我私下固执地认定,一定是因为清幽幽的河流溪水边的瓦房乌黑青黛,一家家人家屋子的板壁由于年代深远,透出了微微乌黑的样子,溪水太清,江南的天空又太清爽亮丽,在清纯的蓝天白云、清幽幽的溪流河水和精美小桥的映衬下,外来的客人乍一看,突然远远看见乌镇,觉得整个是一个乌乌的小镇。
由于是水乡,依傍着清幽幽,曲折回环的河流,这乌乌的小镇,这些乌乌的瓦房、板壁、人家,倒影在河水中,显得那么纯洁淡雅。不是那种脏兮兮的乌黑,而是那种屋瓦的青乌,板壁的青乌,清清爽爽的青乌,小桥流水的青乌,古朴典雅的青乌。
正在赞不绝口地欣赏着这小小的乌镇,一两家板壁上的木窗子里,伸出一个个老奶奶老爷爷的半身来,看着我们。他们大概也把我们这些从全国各地奔来的游客当作风景来欣赏呢。
走进乌镇的小弄堂小街巷了,感觉巷子弄堂都很狭窄,青石板的路面,残缺斑驳,有的石板上雕凿了古铜钱的图案。一家家的墙面都用木板拼砌而成,木板拼接成的窗子,白天可以一片片卸下来,晚上可以一片片拼接进去。每家人屋门外都还有一道一米多高的栅栏式矮门。老人小孩可以凭依着矮门,看门外街巷弄堂里的行人风景。原来,这个小门,既可以满足小孩们想往外看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又无法让他们跑出去,因为乌镇人家都依傍着河流,屋后就是河流,淘气的,爱跳进河里洗澡玩水嬉戏的孩子们,得这么关在门内。
每家的屋后,都有一道窗子,薄木板的。我想当年,河面上,经常有船只吱吱哑哑的划过,听到说话声,船桨搅动水花声,肯定是家家纷纷翻动木板,打开窗子,于是一个个扎花的,扎羊角辫的,头发黝黑的,或者花白的脑袋,就纷纷
13
f伸出了窗外,或者映衬在窗子里,组成一幅生动鲜活的江南水乡人家生活图景。如果是在黄昏,有人划着高竿船蚕花船,提着或者挂着风灯而来,拨剌得水面水花飞溅,一定是古镇的戏台上要上演什么好瞧的戏了,于是家家人伸出头来问讯,说话声,激动声,对答声,就充满整条河面。之后,家家人匆匆扒饭,匆匆提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