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名解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2、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3、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4、思维:人脑间接地概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思维是借助概念、表象和动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5、意志: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6、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7、气质: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8、认知过程: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9、常模: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目前大多数标准化测验采用的标准分常模。10、性心理障碍:是指一组以性对象歪曲和性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11病人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12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13应对又称应付。由于应对可以被直接理解成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故又称为应对策略。14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15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的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16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紧张,恐惧情绪为主,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的神经症。17暗示疗法是指治疗师有意识的使用暗示去影响或改变个体的行为,以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的方法。18厌恶疗法是一种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19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20求医行为是指个体因病或感到不适而寻求医疗帮助的活动。简答1简述心理现象的构成1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