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新机型442款,同比下降260,占同期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44。2017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存量替换需求略有放缓。2016年底,消费电子手机产业链对2017年国内市场的表现预期较高,加上2016年缺货的影响,各大手机品牌厂商在2016年底进行了大量的备货。但从目前来看,2017年上半年市场需求相对低迷,各大品牌厂商在上半年以清库存为主,新机型发布进展也大大减缓。2017Q1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06亿部,同比仅增08。2017年上半年,预计国内市场主流国产手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华为(4500万)、OPPO(4300万)、vivo(3900万)、小米(1900万)。
7
f图4:国内市场2017M1M5国产手机出货量变化
图5: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Top5(2017Q1)万部
8
f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销量增长”和“品质提升”两个阶段
从2010年至今,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成长大致分为“销量快速增长”和“品质提升”两个阶段:至42亿部,建立了巨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存量。这一阶段智能手机呈现出突出的科技品属性,产品的功能性差异化较少,同时性价比不断提升,国产手不断的份额提升和输出性价比,推动国内智能手机的ASP(平均售价)从2011年2321元下降至2015Q1不足1300元。从2015Q1开始,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已经很高,销量增速放缓,2010年后到2014年底,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从8000万部快速增长
进入了存量时代,2016年出货量才缓慢提升至465亿部。但从ASP的维度看,从2015Q1开始国内手机市场经历了ASP的不断提升,这一时期国内智能手机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数量上已经占据主导,iPho
e的价位带提升已经在14年完成,国产智能手机产品也同时进入了品质提升期,产品外观、功能的差异化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推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价位带持续提高,2017Q1国内智能手机ASP重返1500元以上。
9
f图6: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
图7:国内智能手机2012年以来ASP变化
追求性价比时代:国产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追逐成本优势的供应链厂商脱颖而出从2010年到2014年,这一过程中智能手机的ASP在不断下行,而国内
10
f智能手机发展从数量上则经历了由大陆以外品牌主导到国内手机数量上主导的变化过程。图8:国内市场2015年以来各智能手机品牌销量变化
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起步阶段,科技品属性突出,海外厂商具备先发优势。智能手机问世后,在功能机时代具有技术积累的厂商如诺基亚等谋求快速转型,此外三星、HTC携供应链近水楼台的优势快速崛起,并通过机海战术获得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