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过去十年电子产业研究历程,从44个案例和12个思考入手,以编年体的方式和案例的结合为七万字的叙事方式。有成功,有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
当然,证券研究最易犯的错误是将合理性与必然性混淆,我们不仅要事后解释过去十年产业长足发展的合理性,更要探讨其必然性的逻辑,以期实现对未来预测的可能性。
f注此文构思很久,却只于国庆假期五天时间完成,因此不免有谬误和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2007年:大牛市的loser
20062007年的大牛市,从2003年的五朵金花的价值投资时代到2006年开始的周期品投资时代,产生一批深谙经济周期和投资周期的大师。我很尊敬的高善文博士的资产定价理论,也是产生于这一轮牛市。然而,这一轮大牛市与电子行业没有关系。案例一:电子的五朵金花时代事实上,电子行业并非天然弱势,在20042005年曾经产生“华微电子、士兰微、生益科技、法拉电子、航天电器”为代表的五朵金花,2005年A股涨幅第一名就是航天电器,以至于2007年经常遇到有人跟我说,“航天电器是我当年挖掘的”。华微电子连续十一个季度业绩环比正增长,某前辈把生益科技盈利预测从几分钱一次性上调到045元。然而,我们不能孤立看待这些现象。产业研究的第一条基本信念即是,现象背后必然有原因。五朵金花时代产生的背景是,中国家电、DVD、通讯设备开始崛起后,但其上游元器件还普遍处于进口状态。因此,那一波机遇的逻辑是:这些下游成熟产业的上游本土替代。探明这一逻辑,在此后的分析中,我们会培养“从
f下游看上游”的分析习惯。也会明白,这些企业在2005之后的几年不管多么努力,也难复制辉煌,因为培养他们的土壤还未形成。
案例二:选择一个时代
到了0607年,各类资源品的涨价必然侵蚀中间制造业的利润,而产业规模相对弱小,对于基金经理而言,研究的投入产出比很低。那时候印象最深的两个事情,某买方分析师告诉我,电子行业就是不断降低价格为社会做贡献的行业,电子分析师的价值是帮基金经理“排雷”。在时代机遇没到之前,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故事的没兑现,使得后来机会已然到来后,经历过前一个阶段的投资人,普遍持怀疑态度。多数人的思维习惯,必然是根据过去推测未来。
因此,当研究所梁所长让我和背景跟我一样的同学选择行业时,同学毫不犹豫选择了如日中天的机械行业。而我,曾读老子之说,养成的“反者道之动”的思维习惯,也情怀满满的选择了弱小的电子行业。以此为启发,目前我们对中国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