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题:培育爱心懂得感恩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教学,让家长明确培育学生的爱心,让学生懂得感恩的重要性。
2、通过本次教学,让家长知道让学生学会感恩,家庭教育是第一位的。教学过程:一、导入
各位家长,欢迎在百忙之中来到家长学校课堂,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培育爱心懂得感恩》。二、案例及启示
现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为我独尊,心中只有自己。在家庭中,他们不知道孝敬父母,不了解爸妈的辛苦和不易,只知道一味的向父母索取,抛弃了对父母应有的孝心;在家庭外,他们只接受别人的馈赠与帮助,而忽略了一声真诚的“谢谢”。面对孩子的冷漠,家长常常伤心地感叹: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是谁偷走了他们的爱心?其实,仔细观察和深刻反思之后,我们惊愕地发现:爱的杀手正是爱子心切的家长自己,他们使孩子只知道享受温馨和幸福,却不懂得感恩与回报。
请家长注意以下案例,对照一下,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情况。案例1妈妈给小红买来点心,小红津津有味地吃着,这时,奶奶走过来逗小红:“这么多好吃的,让奶奶也尝尝。”然后拿起点心轻轻
f咬了一口。小红大哭,非要奶奶把点心吐出来。妈妈连忙跑过来哄小红:“宝贝别哭,妈妈再给你买更多的点心,谁也不给吃,都给宝贝。”然后没好气地对奶奶说:“真是的,这么大年纪了还和孩子争嘴……”小红破涕为笑。
这个案例是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爱心的播种者,在日常生活中其言行对孩子的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述案例中妈妈的做法,使孩子形成了“好吃的应该由我独享”的心里暗示,长此以往,就会滋长孩子自私和贪婪的意识。案例2有个女孩,父亡母病,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但她的妈妈从吃饭穿衣到智力投资,宁肯自己艰苦,也不让女儿受到一丁点儿的委屈,可谓倾尽了天下母亲的深情。然而,当这位妈妈生病躺在床上,让女儿为她倒杯水时,女儿却没好气地说:“我还有很多作业要做呢,别烦我!”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由于社会竞争激烈,多数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技能培养,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黄金班”“兴趣班”,开发智力,提高才艺,却忽略了教给孩子“爱的能力”。所以,在孩子的各种能力被培养起来的同时,家长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的单向付出,把孩子推向了非人性意识的漩涡,孩子因此认为:家长的爱是天经地义的,家长的付出也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孩子甚至变得无情无义、蛮横自私、冷漠、残忍。
以上两个案例,我们看不到孩子的感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