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是河南听事壁上有角②,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③顿愈。【注】①久阔:很长时间。②听事:厅堂。角:弓。③沉疴:久治不愈的重病。8解释文中的加点词的意思。(2分)(1)广问其故。().(2)方欲饮,见杯中有蛇(.)9对文中划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用漆在弓上画了蛇。B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把漆在弓上画了蛇。C有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把漆在弓上画了蛇。D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用漆在弓上画了蛇。10“客豁然意解”,从文意看,“客”终于明白了(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1由这个故事引申出来的一个成语是。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也启示人们(3分)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6分)永远执着的美丽(节选)曲志红①那是我在这次采访中惟一有机会提出的一个问题,因为我始终不解,像他这样出生在北京、生长在武汉、重庆等大城市、从小上教会学校的人,为什么在风华正mào之时违背母愿选择了艰苦而陌生的农学?②袁隆平没有丝毫犹豫地说出了这个大出我意料的答案:大约我6岁时一次郊游,曾在武汉郊区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③时隔60多年的漫长岁月,袁隆平忆及当年儿时的感受,仍不免双眼灼灼,神采焕发。可见那片花艳果丰的园艺场,在风雨飘摇、国是艰难的年代,曾多么深刻地打动了一个孩子的心。④这片美丽的记忆,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梦幻,使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不解之缘。⑤但当他第一次真的来到农村时,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最美的梦境?⑥现实中农村的落后、贫瘠和疮痍,让寻找美丽的袁隆平大失所望,但却绝没有让他就此退缩,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路定要走到底。60年代初那场席卷全国的饥饿,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他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了终生的追求。⑦他义无反顾一头栽进了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的难题之中。为了杂交水稻,他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