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2)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传感器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有些实验原理直接在实验室讲解,直接进行实验,实践说明这是一种易教易学的方法。(3)尝试开放式教学课堂教学中,为随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的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2学习方法建议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首先采取自主性学习的方式,在对授课内容有了初步掌握的基础上,以便上课时针对自己不懂或者一知半解的知识点可以重点地听老师讲解或者请教老师。此外,也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请教,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在实训期间可以反转思维来研究理论知识,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升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课程资源教材:《传感器原理及实用技术》(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刘伟主编
参考资料:《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洪志刚,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传感技术与应用教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4教学条件同步学习:1)电子课程设计指导。课程设计可以作为传感器课程以及模拟数字电路的综合应用,主要完成一项特定指标和要求的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小课题设计。
11
张洪润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谢志萍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f2)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指导。我们在实验教学环境中,可以开设综合性、创新性设计课程。3)习题与练习及参考答案。包括教学中各种参考资料上的习题与练习、学生的平时作业、考试题等。4)课外读物。我们收集了大量参考文献,包括书籍、论文、网站、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前沿发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状况。实践性教学环境:我们通过实验教学环境建设与实验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实验室从无到有。实践性教学环境有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1)硬件环境:实验室所有常规实验仪器配套使用(模拟电子实验平台、数字电子实验平台、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等)。学校为实验室提供相应的实验耗材和维护经费。2)软件环境:实践教学大纲、教材(实验指导书)、标准实验报告册、考核评分标准等。有充足的指导力量和综合实验课题。实验室配备常用工具软件、开发软件包、专用开发装置等。实验室专职指导教师。校教务处和学院统一管理。5师资条件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13人,“双师型”教师1人。
七、课程考核要求
本课程最终成绩根据学生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其中平时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