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理念”作为理智的对象,理智所显示的是普遍的真相,也即“理念”。“理念”的主要特征是分离性和普遍性,分离即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每一个理念都是一个普遍的类型。个别事物都以分有或摹仿两种方式趋近“理念”,但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的,最高的“理念”。14回忆说即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灵魂是一些不纯粹的理念,向往着身体,在未堕入身体之前,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包含着天赋的知识,在附着身体之后,由于身体的干扰或“污染”它忘记了过去曾经观照到的东西,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才能使它回忆起曾经见过的理念,因此,学习就是回忆。“回忆说”主要针对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其关键在于肯定一个人可以学习他所知道的知识。15通种论(柏拉图)“通种”即最普遍的型相,通种有三对六种:“是者”与“非是者”、“运动”与“静止”、“相同”与“相异”。柏拉图由阐明“是”的意义入手,证明了这些通种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普遍概念的表述功能说明了“分有”的实际意义。通种论是柏拉图理念论的一个重要发展,通种之间的分有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概念之间的相容与不相容的逻辑关系,并且个体所分有的型相不是单独的,而是相互贯通的众多型相,所以通种论是一种逻辑分析方法。
3
f16实体(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有两种: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在不同的场合谈到第一实体有不同意义,第一实体是个体事物或是形式,这就产生一个问题:第一实体到底是事物的存在呢还是本质呢?由于本质由定义表达,定义的一般形式是“种属差”,任何定义必然是普遍的,而不能是关于个别事物的定义,在此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试图把本质个别化,把个别化的本质作为第一实体,以此调解第一实体的理论矛盾。17四因说“四因说”是亚里士多德探讨事物运动原因而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理由就是运动的四种原因:(1)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存在?因为他们由不变的质料构成,这一理由即质料因。(2)事物为什么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动?因为他们各有特定的形式,表述本质的定义即形式因。(3)事物为什么开始或停止运动?因为他们受到推动或作用,推动者或作用者即动力因。(4)事物为什么要运动?因为他们都朝向各自的目的,解释朝向目标的理由即目的因。18中道(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选择德性的标准被亚里士多德的概括为“中道”。“中道”是相对于人的情感和行为而言的适中,由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