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4节第二小节。本节主要通过介绍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等知识。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以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的经典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等内容。本节是在复习完细胞呼吸后立即转入的难度较大的一节内容,在知识模块上给学生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为以后学习第三模块中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打好基础!但是,学生对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转化成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过程,对于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指导学生复习好这一节课,意义重大。三、教学目标⒈知识目标⑴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⑵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⑶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⑷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⑸简述化能合成作用。⒉能力目标⑴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⑵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关注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⑵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⑴说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史。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2教学难点⑴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⑵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五、教具准备:课件、微课、导学案六、教学与学法教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适当加以讲授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综合分析法等。学法:在学法指导上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与总结方法等。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考纲要求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九、知识网络
1
f十、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复习教师通过复习提问:绿色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有哪
旧知识,些?这些色素的作用是什么?色素分布的场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