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毒只含有DNA或RNA)。3.组成元素及基本组成单位核酸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每个
核酸分子是由几百个到几千个核苷酸互相连接而成的。每个核苷酸含一分子碱基、一分子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及一分子的磷酸组成。
fDNA的碱基有四种(A、G、C、T),RNA的碱基也有四种(A、G、C、U)。DNA中碱基的百分含量一定是A=T、G=C,不同种生物的碱基含量不同。RNA中AU、GC之间并没有等量的关系。
4.结构DNA一级结构中核苷酸之间唯一的连接方式是3’、5’磷酸二酯键(5’端为磷酸)。所以DNA的一级结构是直线形或环形的结构。DNA的二级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绕同一中心轴构成双螺旋结构。常有A、B即Watso
-Crick模型、C型和Z型(左手螺旋)。
5.性质(1)一般性质
核酸和核苷酸既有磷酸基,又有碱性基团,为两性电解质,因磷酸的酸性强,通常表现为
酸性。核酸可被酸、碱或酶水解成为各种组分,其水解程度因水解条件而异。RNA在室温条件
下被稀碱水解成核苷酸而DNA对碱较稳定,常利用该性质测定RNA的碱基组成或除去溶液中
的RNA杂质。DNA为白色纤维状固体,RNA为白色粉末;都微溶于水,不溶于一般有机溶
剂。常用乙醇从溶液中沉淀核酸。
(2)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
核酸中的嘌呤碱和嘧啶碱均具有共轭双键,使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
m
的紫外波段有一个强烈的吸收峰,最大吸收值在260
m附近。不同的核苷酸有不同的吸收特性。
由于蛋白质在这一光区仅有很弱的吸收,蛋白质的最大吸收值在280
m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
鉴别核酸纯度及其制剂中的蛋白质杂质。
(3)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①核酸的变性:是指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碱基有规律的堆积被破坏,双螺旋松散,
发生从螺旋到单键线团的转变,并分离成两条缠绕的无定形的多核苷酸单键的过程。变性主要
是由二级结构的改变引起的,因不涉及共价键的断裂,故一级结构并不发生破坏。核酸变性后,
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如260
m区紫外吸收值升高增色效应,粘度下降,
失去生物活性。②核酸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如缓慢冷却即退火)下,又可使两条
彼此分开的链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这个过程称为复性。DNA复性后,许多物理、化学
性质又得到恢复,生物活性也可以得到部分恢复。DNA的片段越大,复性越慢;DNA的浓度
越高,复性越快。(四)脂类脂类是生物体内一大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有的(如卵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