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改为“画幅”;B项,“莫衷一事”改为“莫衷一是”;C项,“激浊扬青”改为“激浊扬清”。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伟大的“力波”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
2
f年青气盛的郭沫若,他的如.椽.之.笔.,得到了纵横挥写的创作契机。B.郭沫若称赞周恩来“思考事物的周密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如电火行空”,
他确实是一个举.轻.若.重.的大师。C.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D.鲁迅曾经说自己是一个思想较新的破落户,没有像郭沫若等人那样,在思想上迅速
地脱.胎.换.骨.。答案C
解析A.如椽之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B举轻若重:指
对待简单事情的认真态度。C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使用对象为人,这
里用来指历史,对象错用。D脱胎换骨: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指修道者得道,就脱凡胎而成
圣胎,换凡骨而为仙骨。现在用来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人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
吹响。
B.位于四川乐山沙湾的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曾在这里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
地方,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C.目前,诗歌的命运空前引人关注,在一些忧心者看来,诗歌已经濒临灭亡,诗人已
经集体逃亡,必须挽救诗歌拯救诗人。
D.郭沫若先生认为杜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诗歌艺术成就不如李白,以及死于吃
了腐坏牛肉食物中毒等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答案C
解析A项,中途易辙,“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吹响”应改为“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
的号角”;B项,句式杂糅,把“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曾在这里诞生和少年时代生
活的地方”改为“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D项,表意
不明,“值得商榷”的是“杜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诗歌艺术成就不如李白,以及死于
吃了腐坏牛肉食物中毒等观点”,还是郭沫若的观点,指代不明。可改为“郭沫若先生认为
杜甫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诗歌艺术成就不如李白,以及死于吃了腐坏牛肉食物中毒。这
些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4.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紧张的社会竞争中,《诗经》就像是润滑剂,能够让德行和知识更加相契相合,让“无
用”在“有用”中寻得一丝生存空间,让人找寻到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