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优案3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读准字音
①他惊觉地听着这可怕的喊声:“号.外!上海大屠杀!号外!”耳边仿佛听到了千万被残害灵魂的怒号.。
②公共汽车上的广播里时常会提.醒乘客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提.防小偷。
③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是数.见不鲜的。
一数.
二的,受到老师表扬的情况也是数.
答案①hàoháo②tídī③shùshǔshǔshuò
2.理解词语
1放号:
2
:音律的统称。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
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作“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作
“吕”。
答案1放声高呼喊2律吕
3.辨析词语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毁坏毁灭
对农民来讲,一季庄稼就是一家人全年的希望和收入,
一地的西瓜,等于
一家人的希望。
2创造制造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中国经济从中国
向中国
转变的进程中,一个公司
必须富有创造力,并且能够把创造力不断转换为品牌力。
答案1毁坏毁灭2制造创造
解析1“毁坏”和“毁灭”:两者都有“破坏”之意,前者侧重破坏性的动作,而
后者侧重彻底的灭绝,无法复原。2“创造”多指想出新措施,制造新产品,建立新理论,
刷新记录。“制造”指把原材料加工成为物品;也指抽象事物,如制造紧张局势,制造紧张
气氛,制造纠纷。与“制造”相比,“创造”侧重于“新”。
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立
在
地
球
边
上
放
号
1
f北冰洋→怒涌的白云太平洋→□01
力的绘画,
力的舞蹈
→
□03
力的歌颂与赞美0□2
→声音
力的律吕→0□4
答案□01滚滚的洪涛0□2力的音乐,力的诗歌□03形态0□4节奏2.下面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B.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既矛盾又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的如沸的激情。C.作者借这首诗想要告诉人们:科学的文明,人民的觉醒,终将彻底推翻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D.这首诗意境壮阔,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宏伟、强力、壮丽、炽热,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答案B解析“窥视到他既矛盾又充实的内心”错,没有“矛盾”的内心。
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怒涌清冽画辐锋芒毕露B.毁坏峥嵘狼藉莫衷一事C.归咎方遒浪遏激浊扬青D.洪涛荣膺律吕重蹈覆辙答案D解析A项,“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