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作者:姜哲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20期
本文阐述了红色文化的概念,探讨了红色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从儒家的“德政”、“仁爱”、“小康”以及“忠”的思想理念中寻求红色文化的文化根源。
红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红色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7年,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反映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品格、思想意识、精神风貌的一种民族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的地位相当重要。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人民群众共同实践并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它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人民中的先进分子创造的思想文化。红色文化作为学术概念进入研究领域是在新世纪以后。红色文化是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寻红色文化的传统文化根源,对坚定党的领导、提升民族自信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等都有重大意义。
《尚书》记录了大约包括夏、商、周时期的行政经验,特别是其中“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以保民、安民、勤政、用贤等为核心内容的治国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尚书》中“德”的内容极广,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以德治君,以德治官。就百官而言,必须恪尽职守,为民办事。
自共产党诞生之日开始,其目标就是救赎国家困苦、解救民族危机。为了这个目标,无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取义,前仆后继……这一切都体现了“德政”思想。这种“德政”思想具体体现为: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等。
红色文化属于无产阶级文化,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红色文化彰显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这里不存在所谓的“君王”,任何一位共产党人都是民族的脊梁。共产党人应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人民利益为先,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为社会贡献力量。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仁”高居“五常”首位。孔子提出了系统的仁学思想,认为“仁”是立身之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本始。这里的“人”,不只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还包括了广大的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孔子还说,“克己复为仁”,要克制自己的内在欲望,仁完全是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