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答题技巧
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学习古文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文章名单句意和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能力大有帮助。
一、一般地节奏划分
1、四言诗,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人生几何,去日苦多。2、五言诗,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问女何所思。按节奏单位可划分为“二二一”如大漠孤烟直或是“二一二”如:举头望明月。3、七言诗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两岸青山相对出。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或“二二一二”如:人生自古谁无死。二、借助古汉语词语特点,做好停顿。1、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句首语气助词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其”等,诵读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例如(1)、若夫霪雨霏霏。(3)、盖大苏泛赤壁云。(5)、故君子有不战。(2)、其如土石何?(4)、盖追先帝之殊遇。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②可以一战。(4)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在转折连词“而”前,一般要稍加停顿。(1)后狼止而狼又至。(2)人不知而不愠。(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三、借助语法结构,做好停顿。读古文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句子成分结构,并判断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从而把握句子的停顿处。
1
f1、主谓之间应加停顿。如:(1)先帝不以臣卑鄙。(2)吾视其辙乱。2、在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做停顿。如:(1)恐前后受其敌。(2)愿陛下托臣以计贼兴复之效。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后应稍加停顿。如:(1)受任于败军之际。(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4、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做停顿。如:(1)今天下三分。(2)今南方已定。5、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①其一犬坐于前。(应为“其一犬坐于前”。)6、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五、掌握古文化知识,做好停顿。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古人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