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性活动,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环境,在清明节,教师要组织学生到家乡的革命学习基地参观,既让学生亲眼目睹祖国山河的壮美,更重要的是亲身实践中感受到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残酷,以及中国共产党员不怕牺牲,一心为民的精神,事后让学生用手中的笔记录自己亲身体验、感受。
(三)组织学生收集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好品质。低年级的孩子小,对于“热爱人民”来说是空洞的,针对这一点,
教师结合让学生收集名人名言来实现。平时,组织学生查阅书籍,
f搜索有关伟人、平民的事迹文字资料和图片,然后全班共同整理交流。比如有的学生搜集到了刘胡兰的“只要有一口气在,也要为人民干到底”时,这样说“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不需要去革命、战斗,但是我真正体会到了刘胡兰大姐姐真正为人民工作的精神。因此,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为我们的社会繁荣,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学生们在整理、搜集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民的伟大,可爱之处,增强了他们的爱民之心。
四、家庭中,督促学生完成各种实践活动,培养良好习惯
从数量上看,家庭遍布整个人类社会。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实践场所。社会上有少个家庭,就有多少个教育青少年的课堂。因此家庭中的综合实践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在家庭中的实践活动,它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教师要结合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表现,随时发现优缺点给予指正。教师要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教师要结合家长的反馈意见,对在家中,尤其是自觉完成活动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对还没有行动起来的给予督促引导。此后,学生之中肯定会涌现出更多的好人好事,劳动模范小标兵。认识源于实践,理论源于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因此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要突出实践性。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竞争的时代,更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今日的小
f学生必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为使他们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大潮流,我们作为教育者就必须与学生配合,在综合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