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治疗时,可重复上述过程治疗其它痔核,但一次治疗最多不宜超过3个痔核。
8.术中注意事项:
(1)有多个内痔时,对较大的内痔可多次套扎,急性出血的内痔应先套扎,环状痔可以分期套扎,每次最多不应超过3个痔核。
(2)当钳夹痔块病人诉痛时,说明钳夹处靠近肛管皮肤,此时要重新向上钳夹。
在齿线上
15cm~2cm处套扎,可减轻疼痛,甚至不痛。
(3)胶圈不宜高压消毒,以免增加脆性,丧失弹力。
(4)松套扎器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将痔组织撕破出血。
510
f9.术后常规处理及注意事项(1)无需禁食,但忌辛辣炙之品。(2)酌用润肠通便药物,防止便秘和粪便嵌塞。(3)便后药栓纳肛,药膏外涂。(4)术后1周左右,应注意胶圈脱落,减少活动,避免创面出血。(二)内治法1.辨证选择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风伤肠络证治法:清热祛风,凉血止血。推荐方药:凉血地黄汤或槐花散加减。鲜生地、炒枳壳、当归、荆芥炭、地榆炭、粉丹皮、玄参、火麻仁、郁李仁、生大黄后下等。中成药:地榆槐角丸、痔宁片等。(2)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五神汤或脏连丸加减。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栀子、黄芩、地榆炭、槐花、甘草等。
610
f中成药:痔康片、xx润肠丸等。(3)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或活血散瘀汤加减。生地黄、桃仁、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当归梢、白芷、牛膝、秦艽、苍术、甘草等。中成药:云南白药胶囊等。(4)脾虚气陷证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潞党参、黄芪、炒白术、升麻、柴胡、怀山药、白芍、当归、熟地、黄精、甘草等。中成药:补中益气丸、芪蓉润肠口服液等。(二)外治法1.塞药法:选用栓剂便后或睡前纳肛。
710
f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肛泰栓、普济痔疮栓、牛黄痔清栓等。2.药膏外涂可选用金黄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龙珠软膏、三黄膏、生肌玉红膏、九华膏等外涂。三、疗效评价(一)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创面完全愈合。显效:症状改善明显,痔核明显缩小或萎缩不全,创面基本愈合。有效:症状轻度,痔核略有缩小或萎缩不全,创面部分愈合。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或创面未愈合。(二)评价方法: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