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
生产成本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编号
执行部门
监督部门
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使生产成本管理规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成本的控制与管理相关事项。
第3条责任。
1.生产成本的分析、预算、核算等由计划合同部负责。
2.计划合同部负责控制生产的成本。
第2章成本定额管理
第4条制定成本定额。
1.计划合同部应根据具体产品的工艺要求、本工区的生产技术条件及历史
平均水平编制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时消耗等定额。
2.计划合同部根据产品定额消耗、原材料、半成品、劳务计划价格、工资、
制造费用计划等制定单位产品各个环节的成本定额。
第5条成本定额修改。
计划合同部根据定额的执行情况、工艺技术条件的改善定期对定额进行修
订,并调整成本计划。
第6条制订成本计划
1.计划合同部应将产品与生产车间有关的各个环节的定额通告各生产车间,
各生产车间根据实际情况及定额标准编制车间成本控制方案。
2.计划合同部根据汇总的车间成本控制方案编制生产成本控制计划并报审。
第3章生产成本控制
第7条生产成本控制计划的逐层分解。计划合同部应将批准后的生产成本
控制计划进行逐层分解,分解为各个生产成本控制指标,并落实到具体的人员。
第8条生产成本的控制依据。生产记录能够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产品
生产加工情况,是生产管理人员了解生产成本控制的主要信息来源,其容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生产任务通知单。
(1)计划合同部根据合同,统一下达生产任务通知单。
(2)车间根据生产任务通知单安排生产。
f2.领料单。(1)领料单是产品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主要材料实行限额领料单制,车间根据限额领料单向物资设备部领料。(2)辅助材料车间应授权指定人员领料,同时填写领料单(一式三份),领料单上应注明领料时间、材料名称、数量、单价、金额,并由保管员和领料人员签字。3.半成品转移单。(1)半成品转移单是产品在各道工序间流动的原始记录,是期末盘点及会计核算的依据。(2)产品投产后必须填写半成品转移单,并详细记录产品的数量。(3)产品转移过程必须由转送人员和接收人员签字,同时应及时填写产品生产台账。4.工时记录。工时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班组在出勤完成产品数量、质量和生产所耗工时的原始记录,是核算、成本计划制订的基础资料,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应积极收集工时记录的相关资料,为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