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坍塌、侧壁不稳,处理不当会造成大的坍塌,隧道出水形式为线状、淋雨状、涌水,流量约400~700m3d,多雨季节流量约800~1600m3d。F2断层破碎带岩性主要为岩溶角砾岩,灰岩、白云质灰岩成分的碎裂岩,受
3
f东洲新城隧道高水压断裂破碎带施工方案
F2断层及大裂缝影响,岩体破碎~较破碎,围岩稳定性较差,破碎带内水量相对集中,开挖时可能会有渗水状、线状、小股状出水,局部淋雨状,核部破碎带可能出现较大的涌流、涌泥及坍塌现象,处理不当会造成大的坍塌,流量约400~700m3d,多雨季节流量约800~1600m3d。三、断层破碎带施工方案
由于断层破碎带地存在涌水、涌泥及发生大规模隧道坍塌的危险,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顺利通过断层破碎带,有效降低施工阶段发生地质灾害所引发的风险,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首先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主要采用TSP203及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结合地质勘测资料和地质素描对前方地质进行综合判断,
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注浆和采取哪种注浆方案,以及后续开挖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辅助措施,开挖过程中加强对开挖后的地段进行监控量测,根据量测结果指导后续施工。31超前地质预报
主要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前方围岩地质进行地质探测,根据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和地勘资料进行对前方100米范围内围岩情况进行判段,在现场施工条件未能达到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的施工条件时,则先采用地质雷达对前方25米范围内围岩地质进行探测,然后根据以上几种探测手段所探测的结果对前方围岩进行综合判定。
4
f东洲新城隧道高水压断裂破碎带施工方案
32注浆堵水加固施工过程中遇大量涌、突水情况时,应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报告、
地质素描资料综合分析,查明掌子面前方地下水分布状况及水量情况后,采取以“防、排、堵、引相结合”的施工措施,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全断面周边注浆、局部断面注浆等注浆方式,将地下水尽可能封堵在围岩内,集中排放,通过隧道二次衬砌防排水系统排出洞外,以确保施工及结构的安全。321全断面帷幕注浆堵水
当隧道穿越的厚度较大(不小于30m)的软塑状断层破碎带、大型溶洞软塑状充填体,23探水孔出水,总水量大于10m3h时,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堵水。
注浆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6m,注浆段长度按31米设计,分三环实施,第一环22个注浆孔,孔深15m,第二环22个注浆孔,孔深22m,第三环61个注浆孔,孔深31m,全断面共布设105个注浆孔。322全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