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的值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A.a
B.4
5
【答案】C。
a
C.2a2
D.
3a2
【考点】矩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DM⊥AN于点M,CN⊥AN于点N,【分析】∵AN平分∠DAB,∴∠ADM∠MDC∠NCD45°。∴DM,即。CN2CDDMCNCDcos45CDcos45cos452在矩形ABCD中,ABCDa,∴
DMCN
2。故选C。a2
8(2011年浙江台州4分)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A.1∶2B.1∶4C.1∶5D.1∶16
9(2012年浙江台州4分)如图,点D、E、F分别为∠ABC三边的中点,若△DEF的周长为10,则△ABC的周长为【】
fA.5【答案】C。
B.10
C.20
D.40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由已知,点D、E、F分别为∠ABC三边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AB、BC、AC分别是FE、DF、DE的两倍。因此,由△DEF的周长为10,得△ABC的周长为20。故选C。10E分别在边AB,AC上,(2013年浙江台州4分)如图,在△ABC中,点D,且AE
AB
则S
ADE
AD1,AC2
S四边形BCED的值为【
】
A13
B12
C13
D14
11(2013年浙江台州4分)已知△A1B1C1与△A2B2C2的周长相等,现有两个判断:①若A1B1A2B2,A1C1A2C2,则△A1B1C1≌△A2B2C2;②若∠A1∠A2,∠B1∠B2,则△A1B1C1≌△A2B2C2,对于上述的两个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正确,②错误B①错误,②正确】C①,②都错误D①,②都正
f确【答案】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析】①∵A1B1A2B2,A1C1A2C2,且△A1B1C1与△A2B2C2的周长相等,∴B1C1B2C2。∴△A1B1C1≌△A2B2C2(SSS)。故①正确。②∵∠A1∠A2,∠B1∠B2,∴△A1B1C1∽△A2B2C2。∴BC。∴B1C1B2C2。∴△A1B1C1≌△A2B2C2(ASA)。故②A1B1C1的周长111B2C2A2B2C2的周长正确。综上所述,①,②都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2002年浙江台州5分)如图,要测量山脚下两点A、B的距离。可取点C,分别定出线BC的中点D,E。B两点的距离为段AC,现测得DE的长为50m,则可计算出A,▲m
【答案】100。【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应用。【分析】∵D,E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且DE50m,∴DE是△ABC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得:AB2DE100m。2(2002年浙江台州5分)如图,在△ABC和△DEF中,已知ABDE,ACDF,要使△ABC≌△DEF,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还需添加条件(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情况)..▲
【答案】BCEF(答案不唯一)。【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