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实现36个还是有难度的,是通过151实现吗?经过思考没有得到解决,只觉得161的计数器如果不去控制194的变化,那他的价值就不大,接下来我看了一些书籍,大概有了自己思路,于是开始设计。整个设计过程用了周二一整天。2、周三的时候开始连线。我严格按照试验要求。组装电路时,先单独组装振荡电路,测试无误后,再组装其他模块。当这天结束的时候,前三个模块已经没有问题,但是花型出来时乱的,在经过多次用万用表测量后,发现,大部分都是因为接触不良引起。经过重新摆放芯片的位置,避开面包板上的接触不良的地方,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花型还是没有按照设计的显示出来,经过跟同学讨论,发现我设计的电路有些复杂,有些部分是可以简化处理的。而且芯片的布局不是很合理,导致线比较乱。3、周四的时候我把我的电路重新设计了一下,然后拆掉原先所有芯片跟导线,然后经过合理的设计之后重新放置芯片,按照新的设计连接导线。4、第五天,电路已经连接完毕,但是还是会出现问题。于是开始调试,在调试过程中,第一次用万用表欧姆档测试,就知道了电路板上有插孔不通的情况,导致芯片不能正常工作。经过一系列的调试,终于出现了六种花型。5、在老师验收的时候,发现花型前三个跟后三个节拍不同,然后我就把板子拿下来认真思考检查,最终发现时151的输入A端接法错误,经过修改之后,演示的结果与设计完全相同。这也就标志着我实习的成功,心中很有成就感。
八、分析和总结
从本次课程设计中我收获了很多,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巩固数电知识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运用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的一些相关知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都离不开对数字电路课程知识的再次学习。我在最开始,就先将实习用到的知识通过翻阅数电书回顾一遍。这样的回顾让我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对后来的快速设计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14
f(二)学会用电路板、芯片、导线等组装各种功能的电路虽然这不是第一次用电路板,但当时的运用也只是插些导线和电阻电容,没用充分利用此资源。这次的实习中应用了整个板子,实习后对电路板的组成又了解了许多,并能熟练运用。实习中通过对电路的连接也懂得了如何通过设计的分析对所连电路的整体布局,如何更好地放置芯片在最合适的位置。在导线的连接上,如何选择导线走向是关键,我们应该尽量保证所连电路的简捷。(三)和同学共同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可能暂时无法想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