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冬不拉”是新疆的特色民族乐器,弹奏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琴弦是为了改变声音
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答案】
C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
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
解: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用力大的时候弦振动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
度大,用力小的时候弦振动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因此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
同一根琴弦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选.
2下列描述的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寒冷的冬天,冰雕逐渐变小
【答案】
B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
解答此题要知道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即
可。
【解答】
解:.冰化成水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夏天,晚上的温度相对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滴,在草
叶上形成露珠,符合题意;
.秋天,昼夜温差较大,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不符合题意;
.冰雕是固态,冰雕逐渐变小是吸收热量,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不符合题意.
故选.
3在我国的古书《史记》
《梦溪笔谈》中都有关于海市蜃楼的记载,关于海市蜃楼现
象的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
【答案】
C
试卷第1页,总17页
f【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
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
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
射。
凸透镜成像就是利用光的折射,光折射的实例还有:筷子变折、池水变浅、彩虹、海
市蜃楼等等。
【解答】
解: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所以
正确.
故选.
4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骆驼具有较宽的脚掌
B
C
铁轨下面的枕木
D
锋利的纂刻刀
载重汽车的轮子多而宽
【答案】
B
【考点】
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