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教学大纲
供中医临床方向专业使用
一、前言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和特有疾病防治的临床学科。《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熟悉或了解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和常见经、带、胎、产、杂等病的辨证论治。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72学时。
本门课程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二部分。总论共七章简要介绍中医妇科学发展史系统论述女性的生殖脏器、生理特点和病理的特点并讨论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要点。各论共七章分别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前阴病等基本知识和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教学内容以妇科的基本原理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知识为重点。对其中理论难点要循序渐进讲深讲透。
本门课程在教学上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并辅以临床见习、电化教学等手段。理论讲授注意科学性概念要精确论证要严密术语要规范表达要流
畅、明了诱导前后理论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重点讲授内容与一般知识
介绍的区别。临床实践教学注意克服盲目性辨证论治要与理论挂上勾使学生感觉到所学
理论在实践中摸得到、看得着因而记得牢。从而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总论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目的要求】
1熟悉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了解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
【教学内容】
1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2中医妇科学的研究范围。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目的要求】
f1掌握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代表性著作的名称、作者
2熟悉十大历史时期
3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发展概况为学生树立学习中医妇科学的专业思想。
【教学内容】1十大历史时期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魏晋南北朝及隋代、唐代、宋代、金元时代、明代、清代及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医妇科发展概况
2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的代表性著作及其贡献。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二章女性的生殖脏器
第一节阴户、玉门
【目的要求】
了解阴户的解剖位置与功能玉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内容】
1阴户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2玉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阴道、子门
【目的要求】
熟悉阴道的解剖位置与功能子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内容】
1阴道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2子门的解剖位置与功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