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功能区划的生态城市构建【摘要】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徐州都市区进行生态功能分区,由此确定出分类保护的生态功能区,重点是优先保护区域,以此为基准,确定徐州都市区内的禁止开发地区,并在空间上予以明确,从而指导都市区生态建设。【关键词】徐州都市区;生态城市;生态功能区划1、研究背景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了生态文明的降低。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问题都给城市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且使城市功能受到了阻碍1。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的建设关系到城市能否可持续的发展,能否处于城市间竞争的有利地位。本文以徐州市都市区(以下简称都市区)为例,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区划的角度来体现生态城市规划。2、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概况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生态城市”这一说法2。主要体现了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发展模式,包含了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强调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f巴西库里蒂巴、瑞典马尔默、美国伯克利和日本北九州等。在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
行生态城市研究,北京、上海、天津、宜春、长沙、马鞍山等城市都展开相应研究3。目前,我国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珠海等都提出各自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已有600多个大中城市在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同时有些大城市新建卫星城来缓解主城压力,这些卫星城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采用了生态城市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建设等等。
3、徐州市生态建设现状分析31徐州市生态环境演变徐州自从2700年以前开始建城,虽然屡遭战火与洪水的毁坏,数次重新建城,但是城址的范围总是保持一个基本的范围。据乾隆《徐州府治》记载,徐州古有四城:一是外城,为古大彭氏都城;二是外城内的金城;三是东北小城;四是小城之西的一城。云龙山、云龙湖就是这个时期城市生态景观基质的重要依托点,它们位于城市聚居点的合理服务范围,在保持徐州长期生态环境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为徐州生态格局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徐州的城市化也呈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