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波逐流”“人云亦云”所体现的社会心理现象是A遵从B服从C众从D从众
()
27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不稳定、内在和可控的因素是A能力商低B努力程度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
()
28动作技能形成的关键环节是A概念掌握B言语指导C动作示范D有效练习
()
29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称为A性格B气质C能力D情绪
()
30正确的态度能够促使个体实现预定目标,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这表明态度具有()A工具性功能B自我防御功能C价值表达功能D社会适应功能
f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31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32人格不具有稳定性。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34简述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
3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36试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C2B3C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理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4C5A6C7A8A9D10C11D12B
二、辨析题13正确。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人一出生就与他人进行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中,受到社会各类人的言论、行为和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意识。这样就可能造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有制约作用。而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对自发的环境影响进行调节和选择,充分发挥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避免和消除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作用,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所以“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
14正确。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一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第一,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第二,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
f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第三,教村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因此,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明确的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