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质修养,其内容不仅包括个人的德行的改善,也包含了对于儒家根本政治信仰即至善的认同。通过这种方式,至善这一政治信仰内化于人心,成为民族精神。而受到教化的个体,又成为促进至善实现的能动的、积极的力量。正是通过这种双向的互动,文化得以传承、文明得以延续。那么,如何修身呢?按照《大学》里面说的,就是要格物致
f知、诚意正心。就是说,要仔细研究事物的道理,获取真知。然后才能意念诚实,心正不邪。今天来看,这里的格物致知有着特定的内涵,指的并不是技术意义上的知识,而是与“至善”这一政治信仰相关的道理。只有知道了政治信仰的必然性、知道了它存在的根据,才能够真心地认同它,自觉地按照它的要求行事做人,这就是修身。可见,修身的前提是真知,是明白作为政治治理根本目的的政治信仰的必然性。儒家还采取一整套的制度措施来促进和保障政治参与者积极了解、践行儒家的政治信仰。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通过选拔任用熟悉儒家经典的人才的方式,促使参与政治活动和国家治理的人努力了解和践行儒家思想。而这些秉持儒家思想的人,反过来又以自身的言行影响着社会的其他人,这又进一步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普及。如果着眼于儒家思想的传播、巩固和传承,乃至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代相继来说,其积极的一面是不容小觑的。二、应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于首位儒家的修身思想表明,从修身的本意来说,修身就是通过穷理致知以实现德行意向和政治信仰之坚定。因此,修身并不只是意味着个人德行的提升,而且含有丰富的政治性的内容。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党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因此,对于党员干部“严以修身”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每一名党员要做一名好人,更重要的是强调每一名
f党员都应当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一名好党员。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的信仰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就可能会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如果广大党员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党组织就会软弱涣散,就会缺乏战斗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内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利益交融也十分紧密。但是,由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